来源:交通工程与信息化分会
作者:潘勇中咨数据有限公司
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平稳运行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交通运输所有参与人、车、户、路的单位和个人重要职责。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展提速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路网的持续优化和加密、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交通流量进一步增大,对交通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完善的防范意识和制度,有限的技术水平、安全投入,不可抗力等都影响着交通运输安全。安全事件带来一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将“安全保障更加可靠”列为发展目标之一,提出了“交通设施耐久可靠、运行安全可控、防范措施到位,安全设施完好率持续提高。跨部门、跨领域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特大事故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十四五”交通运输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数字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交通新基建,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提升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因此在交通数字化转型中无疑也包含了交通安全的相关策略。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涉及面广、维度多、层次多。因此,交通安全问题不能用一种方式或者手段就能解决,这里我们主要从交通参与的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交通安全解决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
一、人
交通运输涉及的“人”主要有:驾驶人、交通从业者、所有交通参与人。驾驶人好理解,只要在机动车上驾驶或者作业的都可以称上驾驶人;交通从业者和交通参与人,狭义理解就是交通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者,而广义理解是所有社会的人,只要乘坐了交通工具、只要出门上路了都算交通的参与人。
在“人”的安全数字化方面的关键词有:危险行为分析与预警、智能终端使用、在线学习与综合评定等。
危险行为分析与预警:研发和应用基于视频和大数据的驾驶行为分析和预警技术。例如驾驶员存在打电话、看手机、双手离开方向盘、抽烟、打盹等行为时,系统会自动分析和发出预警;安全生产/者智慧工地相关平台通过现场摄像机回传的影像对施工作业违规行为(如不戴安全帽、私自进入危险区域等)实时预警。
某软件驾驶行为分析
智能终端的使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北斗终端、智能安全帽等。智能手机或者手持终端可通过安装的业务系统软件,实时接收作业信息或者周边信息,如出租车驶出本市范围或者进入重点区域提醒,查看路线上拥堵、施工、事故等信息,超速提醒等。智能安全帽算是一款佩戴在头部的智能移动作业终端,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感知传感器、防抖摄像头、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语音操控、录像拍照、录音、对讲、定位、安全防护预警、人脸识别、视频行为分析、UWB定位、近电感应、有害气体检测等功能,可实现远程调度、专家指导、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现场视频的行为分析、物体检测、人脸识别等,实现现场作业指导、安全管控、缺陷分析、风险预警等业务场景。例如中交集团发挥北斗智能安全帽定位与视频通信技术优势,助力对远程项目的督察,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持续平稳可控;其自主研制开发的北斗安防产品“安易行”(APP)、“安途宝”(手持终端)为其海外工程应急指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施工管理平台与智能终端
在线学习与综合评定:针对交通从业者时空不确定性较大,集中学习时间不多,应急指导等需求,设置在线学习渠道和平台,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管理和应急能力,同时将每次学习和培训应有在线档案,纳入到个人相关考核中。另外,通过驾驶员或从业者平时作业行为的记录和分析,以及培训情况,可以得出其综合评定报告,供企业参考,作为评判其所在岗位的匹合度和胜任度。
在线学习平台
二、车
交通运输涉及到的“车”主要有运营车辆(含货车、公交、客运、出租、网约等)、工程及特种车辆、私家车等。
在“车”的安全数字化方面的关键词有:车辆安全测评、车辆安全监测、车辆维修保障、智能终端使用、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等。
车辆安全测评:每一辆新车型出来都要进行安全方面测评,如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就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实车碰撞实验、发动机实验、整车实验等,进行道路运输车辆性能测试与评价,作为营运的客货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和评估尤为重要。
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试验场
车辆安全监测:现在车辆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的私家车都具备了相关的监测功能,如:胎压、周边环境、预警及制动等,特种车辆如危险品运输车辆也会加装相关传感器进行运输途中状态监测,并且和后台数据交互,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车辆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对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车辆安全监测
车辆维修保障:车辆维修要建立电子档案,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维修检测救援联网平台,同时要建立基于第三方信用评价的维修企业信用平台,进行维修的优胜劣汰,保障车辆维修安全。如福建省运输管理部门就建设了福建省运输维修检测救援联网平台由公众服务系统、汽车维修救援服务管理系统、运输维修检测企业联网系统、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道路运输智能安全监管系统、道路运输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共七个系统组成。
智能终端使用:运营车辆、特种车辆、作业车辆、船只等安装GPS或者北斗车载终端,以及后端监测平台,对运输工具进行定位、监测和指挥调度等。如通过车载终端将所有“两客一危”车辆都能够接入平台,提供车辆跟踪定位、路线偏移、轨迹回放、调度功能、消息发送、路程统计和视频监管等相应功能。
基于车载终端的监控平台
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新研发的很多车辆已经具备了L1-L2的辅助驾驶的基本功能,虽然远未达到L4-L5高度和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阶段,但此时的车辆已经成为了“交通智能体”的最基本单元之一。
辅助驾驶车辆
三、户
交通运输涉及到的“户”主要有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各级交管部门、交通企事业单位,以及和交通有关联的社会相关单位(互联网企业、通信服务商、气象部门、公安部门等)。
在“户”的数字化方面的关键词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质量监督平台、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执法及治超平台、安全培训指导及安全评估、信息服务和发布系统。
安全监管平台:通过“十三五”行业信息化建设,各级交通运输监管平台都相继建立:如: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交通执法平台、联网治超平台、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质量监督平台,交通运行监测与指挥中心(TOCC)以及立体化的交通通讯网络。“十四五”期,要加强各地交通大脑的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整合各方数据资源,使得行业监管更加智能化,提高监管效率和安全水平。由于经营业户的规模、资金、管理水平不一,市场上出现了第三方动态监测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第三方在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专业作用,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输企业自身需求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及所属运输车辆、驾驶员动态监测和安全培训等服务进行专业外包,第三方则为企业提供安全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和服务。
第三方安全动态监测服务平台
安全培训指导及安全评估:安全培训和指标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在各单位都会正常开展,要加强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在线的培训和安全指导,尤其是从业者在上岗作业前的安全评估。如公共交通的驾驶员,行车前除了例行的酒精等检测外,还应有心理评估分析,由于驾驶员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尤其引起重视。济南公交在驾驶员当天上岗前会有一个测评,达不到要求情况下不许上车,从而保障了广大驾驶员身心健康,确保其在岗期间能够做到工作安心、舒心、放心,使广大公交驾驶员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安全行车和服务工作之中。
安全培训指导及安全评估
信息服务和发布系统:道路上有可变情报板等发布设施,另外还有交通广播,互联网、在线地图等信息发布平台,关键要加强信息的及时共享,让交通事件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交通参与人员。
在线地图事故信息发布
四.路
交通运输涉及到的“路”主要有大交通涵盖的公路、水路、铁路、航路、邮路等。
在“公路”的安全数字化方面的关键词有:路基、桥梁、隧道、边坡等结构物安全监测与预警、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工程设施智能运维、全方位信息采集和智能控制、智能化养护、智慧公路与车路协同等。
路基、桥梁、隧道、边坡等结构物安全监测与预警:可通过传感器、北斗、遥感等手段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路基、桥梁、边坡、隧道等以及枢纽、港口结构物等基础设施结构安全状态进行感知监测、数据分析、安全性评价,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在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安全。年,交通运输部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等10个省份的11座在役公路桥梁作为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试点,按照“一桥一策”制定了试点桥梁系统建设具体方案,基本完成了所有试点项目的验收工作,同步修订完成了《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达到了“试点先行、统一标准”的目的。年,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将全面推开。海南海文大桥跨越海南岛东北部铺前湾,连接海口市和文昌市,位于强震、强风、强腐蚀区域,是国内首座跨越活动断层的跨海大桥,同时也是我国最具挑战性的跨海公路建设项目之一。海文大桥建设的综合监测管理平台可对桥梁基础设施结构物在线安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