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痤疮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在永兴法庭立案中心,法官了解相关案件,提前介入调解
“过去我们老百姓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要跑20多公里去永兴找法官,现在好了,法官上门来,有问题在村里就可以解决,很方便。”今年元旦,困扰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后,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文塘村村民吴某明心生感慨。他的话,也道出了当地老百姓的心声。
年8月25日,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乡村法治服务中心在永兴人民法庭揭牌成立。乡村法治服务中心启用后,永兴法庭积极借力永兴、石山、东山三地的镇、村两级综治调解力量,努力形成诉源治理工作新机制,为乡村振兴等工作增添新动能,增强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和群众法治观念。
一年多来,该乡村法治服务中心受理案件38件,调解36件,调解成功率94%以上。
调解矛盾纠纷
讲法讲理更讲情
“法官,你看看我们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年9月30日11时许,刘某、李某相约来到秀英区法院乡村法治服务中心求助,请法官帮他们调解与开发商的纠纷。
刘某告诉法官沈铭栋,年他们分别向海南某公司购买房产,并依约向海南某公司付清购房款,后因他们购买资格问题,向开发商申请退款。随后双方因解除房屋买卖合同、返还购房款产生纠纷。
“我们已经购买了今天返程的机票,希望能在回家前把问题解决了,安心回家。”刘某、李某称。
沈铭栋在了解当事人诉求后,立即与人民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在乡村法治服务中心进行调解。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后,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对双方权利义务进行分析研判,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
双方当事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后,共同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法官当场作出裁定确定了双方的调解协议。刘某、李某领取裁定书后表示可以安心回家了。
“从法律层面分析,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买卖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解除买卖合同,如果开发商还不退钱,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沈铭栋介绍说。
矛盾纠纷调解,既要考虑法律效果,也要考虑社会效果。乡村法治服务中心就是将法律的权威性、规范性与协商调解的便利性、社会效果结合起来,引导群众选择适当方式理性解决纠纷。
“尤其是对于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更应该充分听取意见、化解矛盾。”沈铭栋介绍说,随着辖区房地产的开发,这样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以这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为例,他们积极联络开发商、物业公司、居委会等,在乡村法治服务中心一起协商解决,避免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
开庭前一天法官进村
多方合力解纷争
除了依靠法官的力量,乡村法治服务中心还借力镇、村两级综治调解力量参与调解,发挥各方力量的协同作用。
“你们年轻人,应该放下上一代人的隔阂,多去外面闯事业。”“今天法官也来现场了,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问。”年12月15日10时许,在文塘村委会二楼会议室,法官、人民调解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齐聚一堂,一同为该村村民吴某明、吴某赞因房屋权属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吴某明、吴某赞为堂兄弟,年吴某明父亲和吴某赞父亲商议决定,将村里的二层住宅归吴某明父亲所有,并签订房屋归属协议书。但是吴某赞父亲新家盖好后,一直拒绝搬出置于吴某明父亲屋内的陈旧家具及杂物,拒绝将房屋交出。期间,吴某明及村委会干部多次约谈吴某赞,商议归还房屋都遭到拒绝。
无奈之下,吴某明只好将吴某赞告上法庭。接案后,法官多次电话调解,希望双方协商解决问题。
“沈法官,他们同意调解了,你明天看有没有空下来。”“我有空,我明天上午准时到。”年12月14日晚,接到文塘村“两委”干部电话后,沈铭栋立即组织人民调解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做好第二天下村的准备。
“既然已经商议好的房屋归属谁,就要及时把东西搬离,腾出屋子,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当天,在法官、人民调解员、村“两委”干部的共同调解下,最终吴某赞同意在元旦前搬走家具等杂物。
“为什么要等到元旦,现在都可以搬。”吴某明提出了异议。见状,沈铭栋拉着吴某明到门外单独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也能做出一点让步,这样事情就能顺利解决。
本文转载自:法治时报
作者:张星黄赟
原标题:《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路——海口市秀英区法院乡村法治服务中心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为乡村振兴增效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