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系基层群众加快医联

“这次的义诊好,不仅解答问题,还现场进行针灸和推拿。”云龙镇居民吴先生激动地表示。近日,为了加强医联体的交流与合作,医院(下称“市三院”)康复医学科与神经外科至云龙镇中心卫生院开展首次联合义诊活动。

根据《医院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以我院为主体,云龙镇卫生院、旧州镇卫生院为基点,组成医联体试点运行。“通过开展定期义诊,让更多基层百姓了解医联体、相信医联体。”市三院院长邓高鹏强调,该院每月定期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义诊活动,扩大医联体效应在基层乡镇的影响力。

市三院联合义诊相关科室合影。

01

深入基层

开展定期为民义诊

在市三院康复医学科与神经外科至云龙镇中心卫生院开展首次联合义诊活动中,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少雄、副主任医师黄程、康复医学科主任黄卫等担任此次义诊医师,为当地基层群众提供脑出血、脑梗塞、中风偏瘫、脊柱退行性变等神经性疾病以及术后康复的知识与服务,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市三院与云龙镇中心卫生院重视此次义诊,提前一周进行宣传普及。为满足当地群众神经性疾病治疗与康复的不同需求,此次义诊开设两个服务项目,即义诊咨询与开展现场康复疗法。“有些居民更希望进行中医康复治疗。”黄卫进一步介绍,对此,义诊医师会给出详细的中医药方,现场开展基础的康复服务,并普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与个人康复治疗的指导方向。

据悉,为适应医疗体制改革,适应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市三院与云龙卫生院、旧州卫生院成立医疗联合体,开展定期义诊。据统计,年至今,该院已组织医疗队下乡义诊27次,诊疗人次,免费送医送药元。同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建立完善院前急救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健康服务。

市三院义诊医师详细展示推拿过程。

02

多元交流

加大指导力度

市三院充分利用每次义诊,合理完善医联体内分工协作。在此次康复医学科与神经外科联合义诊中,市三院义诊医师与云龙镇中心卫生院相关医师形成“小课堂”,义诊医师担任“讲师”,紧密结合患者身体情况与传统中医疗法知识,在开展针灸、推拿的同时,向卫生院医护人员详细讲解步骤与原理。此外,黄卫介绍道,市三院不断加大对医联体单位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包括短期讲座、进修、远程教育等。

“加强医联体单位医务人员培训是我院医联体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邓高鹏介绍,该院加强业务指导,定期轮派医、技、护人员到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查房、带教,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重视人才培养,基层医疗机构派医、技、护人员到该院进行专业培训及免费进修学习。

为了提高与医联单位的培训、交流力度,市三院充分利用医联体远程医疗教学、会诊系统,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已帮助旧州、云龙卫生院、医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会诊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性强,具有数据上传及存储功能等项目,可以进行影像、B超、疑难危重病人等远程会诊,同时,利用远程进行培训和病案讨论。

据了解,市三院将在慢病管理方面与医联单位加强联动,逐步实行“三师联动”。以卫生院全科医师为慢病管理主体,结合村卫生室医师作为健康师,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市三院专家作为专科医师进行慢病指导、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使基层卫生院慢病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义诊现场,医护人员耐心询问患者身体情况。

03

上下贯通

提升多方医疗服务水平

由于市三院对口帮扶得力,医联体内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云龙卫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卫生院,旧州卫生院成为全省住院病人较多的卫生院。

“加大推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邓高鹏强调,市三院将医院医院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回到该院继续治疗。同时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业务、技术上的支持,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不间断、连续的双向转诊服务。

据介绍,医院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将充分利用该平台,不断引进高端专业技术、先进管理和信息化能力,推进管理水平和学科建设,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加强对一级医疗机构医联体的帮扶,实现同质化管理。

来源:海口日报

文字:高永芳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林沁芸

校对:黄娇

监制:张会建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非经授权同意,严禁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shizx.com/hkszy/22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