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就是大武昌区!
今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了
全区本科重点上线率近60%
全市主城区分以上的学霸
光武昌区一个就占了近4成
人数有人之多!
什么都瘪说了
请收下我的膝盖!
今年高考成绩又碾压全市各区(咦?我为啥要说又?)
来看看今年的这几项数据:
全市文理前十名
一大半在武昌
▼
理科前10:武昌区占8人
文科前10:武昌区占5人
全市分以上的考生,
武昌区占比38%
全区重点本科上线率预计接近60%。
▼
武昌区参加高考学生人数共计人,纯文理重点本科上线人数为人,加上体育、艺术、保送、飞行员等多门类考生,全区重点本科上线率预计接近60%。
这还只是今年的
武昌区为何这么吊?
我不会告诉你
武昌区总共13所高中
省级示范就占了8所
还有3所市示范
...
说道武昌的学霸,不得不提这几所学校华师一附中
学霸界的扛把子
神一般的平均成绩今年武昌区分以上的多考生里,
华师一附中就占了人!
感觉在华师一附中上学
没上一本线就得在家痛哭了
因为他们的理科重点率是99%
文科重点率97.6%!
这都是平行班的数据!
华师一毕业的学子都是这样评价它“华师一老师布置的的作业少,但往往比较自由,比较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高考固然是不会去管所谓“交流能力”的,但华师一的教育目的,绝不仅仅是高考。而我觉得,华师一对待毕业生的方式最棒的地方就在于,除了激励学生努力、努力、再努力,它还培养了学生最佳的心态。华师一不会告诉你“大战在即,成王败寇”,而是轻拍你的后背,告诉你“从这里毕业,你就是优秀的”。——能纵玄的孙权
“今后无论走向怎么样的巅峰,都只是在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华师一这个名字。
——Journey林芝
“那么,到底有多轻松呢,我简单的来说一说:(1)直到高二下结束,没有利用节假日补课过。直到高三上学期,体育课没有被占用过。相比起绝大部分“监狱”式管理的知名高中,这简直就是天堂。(2)作业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数学,每天三道题,难度中等偏上吧。语文每天无作业,每周周记一篇,其他科目作业也不多。(3)下午放学很早,一般是5点10分放学,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自习,所以呢,实际的上课时间一般4点就结束了。(4)每周都有兴趣选修课,我记得一般是周二的下午,到了时间自己去上课的地方上,可以认识很多别的班的美女啥的。我记得我选过武术课和书法课吧。(5)课外活动多,各种春游,高二的时候出去社会实践一周,几百号学生睡茅草大通铺,组织一起看世界杯。——苍月小心“离开两个月了,过几天拿档案也去不了,还挺想同学的,就是那群没有一个凡人的同学。
——晓寺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今年高考一半人分以上去年也是
今年省实验的成绩是这样的最高分分
(理科全省第二名,与第一名相差1分)。
人参考,
分以上人。
均不包含出国、保送、自主招生、体育艺术等。
最牛的科技班高三(1)班
全班48人参加考试
43人上分
均分分
校友眼里的省实验“在15岁生日那天走过“惟楚有材”的牌坊,把自己的根扎在那里。
向兰芳老师,罗荣老师,万钧老师,高金华老师,温江华老师,况青老师,蔡清友老师。还有张既华老师,周建文老师,还有一位我不记得名字的叶老师。Thankyouforallofthem.尽管政史地课程只开了一个学期,而且科技班预设成了理工科,但是老师们敬业的态度时至今日我仍不能忘。
——dewis
“说起在省实验读书的体验,可能再也不会有那么几个人忍着你深井冰絮絮叨叨地说些小心思,再也不会有几个人围在一起绞尽脑汁想个难题,再也不会看到那么几个男生在教室外的走廊踢球。
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最后一节班会课上女生们啜泣的声音,老师最后送我们走的那天嘴里说着加油眼眶微红。在不管怎么努力好像都在起反作用的日子里,在哭的泪流满面的日子里,有那个一个老师,耐心地,用自己的实际经验告诉你,路还长,不要急。
——巫小妖
“牌坊在一夜大风天里倒过一次,重新修葺后加固了不少,不过貌似也有些破坏原来的整体感。校友们回省实验总是爱在牌坊下拍照留念。就连校徽也因为牌坊而改变了。老师们总是一届届实验学子的回忆。全校都爱吐槽的谢英水在我上学的中途被就调走了。汪拥军现在也成了武汉中学的校长。还有很多只属于少部分人的关于老师的趣事,相信很多班上也流传着老师语录一类的民间读物。
——沉氯
武汉中学被粮道街喂养的学子
“是董必武等人于年创办的一所独具特色的学校”
“建校九十多年”
“年列入中国名校”
“今年的一本上线率逼近80%”
粮道街是校友们最珍贵的回忆“作为一个曾经呆在梁道街六年的人,从这边的白房子到了那边的红房子,每次回到这条街有种说不出的亲切。这种亲切,来自于那全武汉独一无二的“双向两车道”,一到下雨,放学的堵堵堵,来自于每次不知真相的同学路过武汉中学时,都会说“哇,你们学校好大!这么长”的无语(进去的人都知道为什么)
——匿名用户
“武中跟武汉所有老牌省示范一样,老师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丹芪偏瘫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