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文海口记忆那些村那些事盐灶

海南人文海口记忆那些村那些事盐灶

文:百阿君

盐灶村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的南侧,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村落。明代末年之前,今滨海大道以北还全部是大海,盐灶村所在的区域是沙滩。明代末年以后,来自福建莆田的移民迁居此地,渐渐就构成了村落。盐灶村顾名思义是和盐有关。海南地名中和盐有关的地名不在少数。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由于打灶煮海盐远近闻名,人们就地取名:盐灶村。

由于村落不断扩大,后来就分出几个村坊。现在的龙昆上村、龙昆下村、老庙村、新庙村、6灶、7灶、8灶、上灶、下灶、博义村、博贤村都在范围内。清代末年,这些地方也称过盐博乡。玉沙村玉沙庙供奉盐婆,盐灶村供奉的却是灶母娘娘。传说原来煮盐的方法是盛海水到陶罐里煮,这样的方法产量下,味道也不好。后来,一名妇女偶然发现在灶台边上的簸箕没被火烧掉。因而就尝试着用簸箕装海水煮盐,果然成功。这1方法不但味道好,产量也提高了很多。消息传来,人们纷纭向这位妇女学习这1方法。后来,后来,这位妇女又把方法进一步改进,改用竹子编制成一个巨大的矩形容器。煮盐时先将海水在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海水被竹子的特殊解构稀释。这样煮出来的盐产量更高。后来,这位妇女去世。人们感恩她的贡献。就通过道教科仪封她为灶母娘娘。刻神像立庙宇,终年祭祀。灶母娘娘不但下灶村的灶母娘娘庙供奉,博义村的关圣庙也供奉。原来烧一锅盐需要挑多担海水。烧煮一天1夜后方可见盐。一口锅一次可以煮得斤盐一次。煮得的盐由村民挑到府城去卖。后来,出现盐商,在村里就可以卖出。由于盐是重要的物质资源,盐灶村的村民就以煮盐为生,生活倒也安逸。后来,盐灶村变迁就出现了分工。当地有童谣就唱到:上灶走临高,老庙捕虾行。新庙补螃蟹,下灶叫盐巷,博义煮盐把大铲。六灶溪边作,八灶烧灰场,龙昆上下挑粪坑。再后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填海填成了滨海大道,填到了滨海大道的北边。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发展,让盐灶村的村民另谋它业,海水煮盐成为历史。

盐灶村虽然变化了样子,但是灶母娘娘的传说,海水煮盐的故事却口口相传,流传永久。

(完)

因源文化.历史传承.军坡文化节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shizx.com/hksxs/7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