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批商业综合体持续开业,海口商场为

线上电商的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线上购物受到青睐,伴随而来的是部分百货商场的门庭冷落、经营不佳,海口也不例外,但即使在电商冲击下,近些年还是有不少商业地产纷纷入驻,海口的市场有那么大吗?

在国际标准中,人均面积有0.8-1.2㎡基本的参照值,1.2㎡就是商业繁荣的顶峰数值,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数值那就说明该区域商业过于饱和,将存在商业过剩的状态。

而早在年海口人均商业面积就达到了4.5㎡,远远超于国际标准,商业的发展似乎比自贸港的发展速度还快,新建或在建的商业综合体接连不断,海口的购买力这么强?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望海国际26度拍摄

一、海口商场“遍地开花”,新商场接连不断

年海口迎来大型商场的开业热潮,大批商场在海口遍地开花,此后的每一年陆续有商场开业,开业热潮从未止步,来看下(不完全统计):

图片来源:26度自制

此外,城西站龙湖大型商场、国贸的华润万象城、龙昆南的红星美凯龙等商业体量也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商业投资者纷纷入驻在海口,投资布局。

不完全统计,海口现营业大大小小的购物中心已超30个(下图可见),对于.33万人的海口来说是完全饱和的,甚至面临商业资源过剩的局面,有些商场平日逛街人数简直是屈指可数。

26度自制

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因素都会影响购物中心的发展。

不管是商业呈现饱和的状态,还是在人口数量、居民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海口商业市场依旧有不少人投资布局,是盲目跟从,还是市场可观?

海垦广场26度拍摄

二、后起之秀的“进击”,底气何在?

1、旧商场的老旧,后力不足

虽说海口商场并不少,但老商场也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万国大都会、开业已有二十年从热闹到萧条的明珠广场等老商场。

存在着装修老旧、店铺稀少;店铺品牌过时,无热门门店支撑;结构单一,功能性不足等缺点。如明珠广场没有餐饮来吸引顾客,就算是占据有利的地址位置,创新性的缺乏,也让旧商场难逃人气弱化的局面。

从旧商场各方面的条件的老化,后力不足去出发,新商场市场还是可观的。

京华城26度拍摄

2、新商场功能性强,脱颖而出

新商场要想脱颖而出,除了借助高人流的区域优势,在招商上也要给力,能够紧跟当下社会的流行元素,及消费者对于商场体验需求去规划布局商场,火爆的友谊·阳光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商场经营管理佳,节假日经常举办多样活动,及时引进网红店、打造密室等火热元素店铺,新颖性强,迎合年轻人消费观。加上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齐全,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友谊·阳光城的火爆也是情理之中。

将业态范围从普通商场模式扩大到诸多方面,这也是新商场能吸引到客流量的重点之一,而旧商场要想改造就存在着空间、金钱等局限性。

所以不管海口商业饱和度如何?一个好的选址、成功的招商、运营强,客流量就有所保障。

日月广场26度拍摄

3、自贸港政策利好+游客市场

众多商业体量的消费,如果仅靠海口本地市民是难以带动。

伴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人才选址海口,购买力将得到加强,此外作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海南,海口也是游客必经的一站,游客的购买力不容忽略,像拥有两个免税店的日月广场,受游客的喜爱程度较高。

日月广场免税店

旧商场的萧条到新商场的崛起,其实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商业战争,而对于自贸港而言,大型购物中心不断涌现,能够改善和提升海南旅游购物环境,以及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新商场的涌现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甚至会带动海口区域价值的提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新商场会提升城市的形象和购物品质等,但旧商场的何去何从,如何避免过度开放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是问题,毕竟因经营不佳商铺空置的新旧商场也不少。

要紧跟自贸港的建设发展,你觉得目前海口商场多吗?继续建设是否合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shizx.com/hksxs/28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