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急救的情况,
大家第一反应是打电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一种区别与传统报警方式——“微急救”诞生了,
市民可以通过“微急救”
享受到高效、贴身的急救服务,
也可以通过此平台掌握急救动态和急救技能,
如此便捷而智能的服务,
你是不是需要 F:EA, F1:9D73B1E4, F2:4CA6DD6B, F3:54EF, T:, y:FB53FFFD }"target="_blank"style="line-height:1.54;">get√一下呢?
公共医疗卫生是美好新海南愿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围绕健全城乡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海口市急救中心创新“互联网+急救”思维,完成开发了中国智慧医疗急救平台(简称“微急救”平台),并将于近日正式上线启用。
“一键呼救”精确定位抢出急救黄金时间 该“微急救”平台的功能将体现在呼救及时、精确定位、信息共享、方便急救知识普及等方面。“如果我现在遇到危险需要呼叫救护车,只需打开 “主要是一些外地游客,或者有语言障碍的人士,包括部分重伤者,他们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位置信息,这是院前急救经常遇到的难题,也是要命的问题。”海口市急救中心培训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院前急救往往非常紧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抢救效果,根据外省市使用的情况来看,手机GPS定位功能的启用能尽可能使急救人员赶赴伤患者身边,抢出患者生命的“黄金时间。”实现“一方有难八方科学支援” 记者注意到,在“微急救”的呼救页面,还有一个“呼叫志愿者”的功能,它能够在遇到险情后,将呼救信息推送到方圆1公里急救志愿者手机上,让伤患者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内,有可能先得到专业地、科学地抢救。“我们率先全国成立了一支急救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已有多名注册志愿者,这部分资源也将和微急救平台相融合,把全市的急救力量渗透到各个角落。”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正争取在市内新增20个急救安全屋,以及个体外除颤仪设置点,志愿者的力量将有效分配在这些点位。一旦有市民出现伤情呼救,急救中心的调度平台就可以合理分配现场救援以及增援的力量,把伤患者失救的危险降到最低。
如何正确打开“微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