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炎炎、陈归辞
“招行的战略是打造价值银行,最首要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将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政策红利辐射到更多客户,为客户发展赋能,是招行自贸人坚守的初心。”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跨境金融部总经理何凌坦言。
基隆路6号,时钟拨回年9月。
外高桥大厦是外高桥保税区内建起的第一栋大楼,隔着一条绕城高速就是长江入海口,海风吹拂下外立面略有陈旧,毕竟,此时这栋楼的楼龄已经有18年。但这一年,在一阵政策春风下,这栋楼焕发新生,转身一变成为“流金之地”。
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轰轰烈烈的上海自贸金融改革拉开序幕。多家金融机构涌入外高桥大厦,给这栋楼带来了新鲜血液。
招商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而招行的上海自贸分行营业部网点就设在外高桥大厦。这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唯一一家成功抢滩自贸区的异地来沪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首批7家通过人行上海总部分账核算单元验收的商业银行之一。
“我们网点斜对面9号就是自贸区管委会,所以当初基本上企业在对面办好工商营业执照就到招行这边来,办理业务的人络绎不绝”。回顾十年前自贸区刚落成的一幕,自贸区分行成立之初被调来此担任营业部副总经理的蒋建铭(现任招行上分张江支行行长)颇为感慨:“我们年开始组建上海自贸区分行的时候,招行总行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总行将自贸区分行设定为一级分行,并千挑万选出一支精英队伍来支持自贸区分行。”
从这一刻起,招行人的自贸拓疆事业开始了。
先行先试者
招行自贸业务刚开始的时候,上海自贸区还未扩区,政策规定自贸区的业务必须在外高桥保税区围栏内。
“就在物理围栏内,我们做了很多笔ODI(境外投资备案)、FDI(外商直接投资)业务。以前1亿美金以上的业务审批,要区里批、市里批,有些甚至要报国家发改委,整个流程非常长。但在自贸区,3亿美元以下的单子一口受理,自贸区管委会两周给结论,在招行协助下一批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业务效率有了显著提高。”蒋建铭回忆道。
年4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扩区,“围栏”打开,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等三大片区正式纳入上海自贸区。从此,招行可办理FT业务的网点,扩展至上海地区全辖。
招行上海分行在自贸区不断扩大的期间完成了几件重点“基建工程”:
一是完成了FT存款系统迭代升级、FT香港分行及永隆银行直联汇款改造、FT外汇资金交易系统改造、FT国际收支申报等基础系统的开发和优化,保证了自贸业务的正常开展;
二是完成FTU外币代客清算路径的改造项目,为客户办理外币汇款提供了更多的清算账户行选择和便利;
三是完成FTU行内头寸监测模块改造,实现实时监测FTU本外币汇款头寸,提高FTU头寸管理准确性;
四是借助总行自主研发的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实现FT自由贸易账户区块链跨境支付,大大提升了跨境汇款的速度;
五是完成FT网银功能优化,为FTE/FTN客户提供“存、贷、汇、兑、池”等线上化服务。
招商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营业部总经理沈光明坦言:“我们的的确确通过自贸账户体系,率先帮助客户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很多高科技企业例如创新药企,人数不多,但是为了跟上前沿,可能需要在美国、欧洲等地布点,但实际上在海外的站点可能人很少、投资也不大,一开始小额的租门面、发工资都很困难,招行的跨境人民币池就是对这种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来说门槛最低的资金调拨政策,在帮助企业搭建跨境资金池之后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FT账户体系,招行可以做到与境外银行的金融服务对标,企业刚开始进行海外布局的时候,本土的银行可能对跨境场景及可以提供的服务并不熟悉,企业在与境外银行沟通交流时也比较怵,经常遇到时差、认知差异的问题,而FT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境内银行提供金融服务也能做到和境外银行一样效果的账户体系。
招行在自贸区还有一项“先行”的业务是协助企业中概股回归,也就是“拆红筹”。
沈光明介绍,从前,中资企业可以通过VIE、组建红筹架构赴海外上市,但现在主板、科创或者创业板上市竞争力增加,因此涌现了很多“拆红筹”的业务需求。FT账户对接境外市场资源,又具备境内银行账户管理的便利性,招行精准地判断,这个优势对于“拆红筹”非常有价值。招行自贸区分行为此打造了具有先进性的服务体系,在业内遥遥领先。
持续开垦者
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临港新片区作为自贸区新政策、新机制的国家级“试验田”,代表了国家在自贸区建设更高一层的改革和开放,在片区内设立有多项金融创新先试先行试点。
这也标志了,招行自贸人开启了“二次创业”。新片区揭牌第二天,由时任总行副行长兼上海分行行长施顺华带队,成立新片区工作小组,分行相关部门积极筹备新片区的网点设立、起草新片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年6月和8月,招行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了两个支行,有各自的角色定位,从其地理位置就能看出端倪。其中之一的临港新片区支行,坐落在临港管委会“隔壁”,总是第一时间向管委会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思考如何安排配套措施跟进政策。另一家蓝湾支行,就在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区范围内,更贴近企业,距离临港产业园区标志性的企业特斯拉只有两公里。
“现在整个上海大概七成的塔吊在临港,临港就是一个大工地,临港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招行上海分行临港新片区支行行长姜炜峰感叹道:“临港新片区内有些企业相对于上海其他新城内的企业来讲,更加年轻。四年里,我们看着这些企业平地起厂房、投入生产,其中有许多资金支持都是来自我们招行团队,很有获得感。”
在临港,“基金+产业区”的概念风靡,临港有很多支基金,其中临港管委会和临港集团的各类基金加在一起,实际出资规模数百亿,撬动的整体资金量达到数千亿。这其中,主要撬动的是招行这样的商业银行资金,共同构筑了临港当下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招行在临港主要服务“6+2+X”产业,即围绕新片区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飞机制造等支柱产业,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