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
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提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一直以来,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耕地保护工作“开足马力”,在“管”“补”“守”方面下功夫,以“长牙齿”硬措施,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第3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时间为6月23日至6月29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仍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且“十四五”期间将沿用此主题。
一封封送到村委会的耕地保护公开信、一块块耕地开垦项目不断推进、一个个“田长”走进耕地认真巡查……这些都是海口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的生动案例。海口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海口市耕地面积.18公顷(65.56万亩)。其中,水田.57公顷(42.48万亩),占64.80%;水浇地39.21公顷;旱地.40公顷(23.02万亩),占35.11%。琼山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市的39.98%。
近年来,海口进一步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严格落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和耕地保护“六个严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印发了《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海口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年)》的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6月25日,海口将全国土地日的活动主会场设在五源河农贸市场,紧紧围绕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落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现场通过发放自然资源和规划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开展有奖问答、为群众咨询答疑解惑等形式,让自然资源规划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管理、依法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此外,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海口市秀英区星河幼儿园共同组织策划,举办了一场有趣的土地日专题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小朋友们对保护耕地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认识,还举办了土地日主题绘画。
“我们要加快推进耕地开垦市区两级分级管理机制落实,加强对各区耕地开垦项目的全程指导、监管,有效解决海口市耕地占补指标‘卡脖子’问题。”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海口要全面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抓好卫片执法检查和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
土地知识科普
你知道什么是节约集约用地吗?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实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关于耕地红线,你了解吗?
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它是一个具有低限含义数字,分为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两种。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是根据我国一定时期内耕地保有量、人口数量、城乡建设用地数量、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粮食需求等因素,经科学研究,综合算出来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底线,必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