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昨天看到一张图很有意思,拿来和大家分享下。这是一张山东省16地市年民航机场客运量地图,这张图能够传递以下几条信息:一是,山东东西部机场数量不同。山东东部民航机场密集,每个市都有自己的机场;山东西部机场数量稀少,只有济南、临沂、济宁三个建成机场,尤其是鲁西北,只有济南一个机场。二是,山东东西部机场客运量差距悬殊。按理说,西部机场少,城市多,客运量应该更高。可事实是,鲁西的济南、临沂、济宁三个机场客运量加起来还不如一个青岛流亭机场。三是,济南、青岛周边城市机场布局差别极大。作为山东的双子星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济南、青岛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是它们自身,更多的还要受益于、辐射于周边城市。看上面这个图,你会发现青岛周边每个市都有机场,客运量还都可以,这对于青岛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周边城市经济基础好,群体力量大,有弊的是青岛龙头作用不明显。而济南正好相反,周边五市没有一个民航机场,形成一个“环济南无机场灰色带”,也有网友戏称为“环济南贫困带”,其作用正好和青岛相反。四是,三大经济圈“同名不同命”。今年2月14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发布了《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这个文件明确提出:实施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省会的区域发展战略。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胶东经济圈以青岛为中心,鲁南经济圈以临沂为中心。经济圈讲究中心城市的龙头性,这个不仅在于经济实力,还有政治级别、历史地位等。济南是省会、副省级城市,无论是机场还是经济,又或者是政治级别、历史地位,在鲁北都是绝对第一,在山东三大经济圈里是最有龙头性的。临沂本身是普通地级市,经济总量与济宁、菏泽也没有拉开距离。在民用机场上,相邻的济宁曲阜机场虽然客运量不如临沂启阳机场,但名气是远远大过的。又兼有菏泽正在建设牡丹机场,未来临沂的中心性、龙头性将进一步削弱。同时,江苏的徐州一直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自居,对鲁南部分市县的影响力恐怕大于临沂。所以鲁南经济圈虽然经济实力是最弱的,但也是最不团结的、最难建的。胶东经济圈每个市实力都不俗,但青岛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级别都是高过其他城市一头的。这样的经济圈只靠青岛来组织带动仍是有困难的,别的城市不服是客观存在的。好在山东在省级层面上促进了胶东经济圈的一体化,光在今年就于1月14日发布《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5月7日组织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取得的成果还是可以的。未来,青岛要想真正搞好胶东经济圈,真正让圈内兄弟城市心服口服,就要把主要力量放在辐射上,而不是虹吸上。山东这三大经济圈内部的关系,可以拿几个词来比喻,省会经济圈类似于“父子圈”或者说是“君臣圈”,鲁南经济圈就像是“兄弟圈”,胶东经济圈又恰似于“合伙人圈”。一张图反应出这么多问题,我们在惊讶的同时,也要深思其中的原因。我们知道,我国有一条著名的地理分割线——“胡焕庸线”,这条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了4%的人口。我也试着在山东的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南面起自日照和临沂南部交界点,北至东营和滨州的北部交界点,基本把山东的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分开了。这条线虽然不如“胡焕庸线”分割那么明显,但也能很明显的看出山东东西部的差别,由于这条线是从日照到东营,我把这条线称作“日东线”。这条线东西部的相关数据可看下表: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日东线”以西有10个城市,数量上占山东16地市的62.5%;总面积是平方公里,占山东总面积的62.02%;总常住人口为万人,占山东总人口的66.33%。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看出“日东线”以西底盘很大,占了山东多半的城市、土地和人口。可在产出上,“日东线”以西表现的不太如意。“日东线”以西10个地市的总GDP为亿元,只占到山东总GDP的52.86%;人均GDP为元/人,只占“日东线”以东人均GDP的58%,可谓穷到穿裤头了。正是“日东线”东西部显著的GDP和人均GDP差异,才导致“日东线”以西只有济南、临沂、济宁三个机场,却仍然喂不饱;也正是这个原因,“日东线”以东市市有机场,还培养了青岛这样超过万客流量的国际机场。换句简单的话说,山东东部的人有钱,有能力也舍得坐飞机。山东东部的客流量虽然在省内还算客观,可放眼全国就逊色很多了。青岛流亭机场以万客流量傲视山东,可在全国只能排到16名,济南更是排到25名。广东省也是1亿的人口数量,孕育了广州白云这个万级别的机场,还有深圳万级别的宝安机场,分别排全国第3、5名。1.5亿人口的江浙沪“包邮区”,更是诞生了上海浦东(万级别)、上海虹桥(万级别)、杭州萧山(万级别)三个前10名,外加一个11名南京禄口(万级别)。同是1亿人口的成渝城市圈(四川、重庆),也有成都双流万级别、重庆江北级别的两个全国前10名大机场。甚至于昆明、西安、郑州、厦门、长沙的机场客流量都比青岛要大。甚至于海口、乌鲁木齐、贵阳、哈尔滨、沈阳、三亚、大连的机场客流量都比济南要大。这不禁要让人发问:山东这是怎么啦?背靠1亿人的大山东,背靠全国GDP第三的经济大省,怎么养不起、喂不饱青岛、济南这两个机场?试问:别说动不动一两千元的飞机了,山东人又有多少人舍得坐几百元的高铁?我们整天抱怨山东高铁起步晚、发展慢、落伍了一个时代,可建好了高铁你会去坐吗?济青高铁、青荣城铁的客运量在那供着,青岛到菏泽的绿皮车却辆辆爆满!我们是一个全国GDP第三的大省,我们是一个全国人口第二的大省,我们是一个秉承孔孟精神乐善好施的大省,可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去坐舒适宽阔的高铁、飞机?因为我们穷!根据最新的人均GDP排名,山东已经落后于中西部的湖北、重庆。这归根结底是山东产业结构的问题,山东多是重化工、重资源型企业,看着很大,但利润低,有些企业都混到自身难保,更难以做到福泽众生。所以,山东人的薪酬排名,恐怕比人均GDP更差劲。国家也看到了山东的这一点,在山东率先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就是期望山东能做出改变。另一方面,昆明、西安、郑州、长沙、海口、乌鲁木齐、贵阳、哈尔滨、沈阳、三亚、大连等所在省GDP、人均GDP都不如山东的城市,也搞出了大于青岛、济南客流量的机场,除了个别城市旅游成分的加分,更多的原因是他们发展中心城市的原因。山东执着的搞平衡化发展,到了现在才发现各方各面都快被人家超越了。今年,山东终于觉悟,开始把全省分成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并支持济南、青岛、临沂,尤其是济南、青岛做大做强,以求快速跟上中心城市化之路。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有人生在富翁家里,有人生在高官家里,也有人生在农民家里,穷苦人家的孩子当然有通过努力飞黄腾达的,但只是少数。社会上更多的资源,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城市也是一样。有的城市生来就是国都,有的城市一成立就挨着国际金融中心,也有的城市挨着海,有的城市靠着山,挨着海的在改革开放时代荣光无限,内贸时代却也可能灰头土脸。就像鹤岗市,因煤而兴,因煤而落,我们不能说鹤岗不是一座努力的城市。所谓“时也,命也”。我们唯有尊重命运,顺势而为,进而谋求改变,才能获得成功。退一步说,群龙无首往往杂乱无章,看着都义愤填膺,其实各怀心思,最终只落得一地鸡毛。只有找到龙头,即使一片矮子中也要找到高个子,有了领头羊才有方向,两个羊群孰强孰弱,往往只是领头羊之间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