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滩涂上有种宝贝,想要喂养出咸水鸭

提到“咸水鸭”,估计不少人会想到南京的“金陵盐水鸭”,可是您却不知道,其实在海南省的海口市也有“咸水鸭”,而且称得上是美味。海口“咸水鸭”之所以美味,还有赖于一种特殊的饲料。究竟是什么饲料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海南省海口市,又名“椰城”,是海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不仅如此,海口市气候环境宜人,且生态环境一流,各种农业产业与养殖业也在蓬勃发展。海口市有一种特产叫做“咸水鸭”,是一种在海上养殖的麻鸭,咸水鸭一直很符合海南人的口味,养殖咸水鸭也是当地的重要产业。早在明朝时期,海南就已经有了养咸水鸭的历史,在史书《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中,被称为“嘉积鸭”的一种鸭子,是当时达官贵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凡是去海口旅游的游客,少不了要去当地特色饭店品尝咸水鸭,在初次品尝后,游客们都要对其“肥而不腻,香糯可口”的味道赞叹不绝,甚至还有人打包带回去几只,专门准备给家人品尝。可就在最近几年,无论是旅游的游客还是海口当地人,都开始很少吃咸水鸭了。如果您非要问其中的原因,他们会悄悄的告诉您,海口的咸水鸭“变味儿”了。海口咸水鸭最理想的味道是“里嫩”与“外老”的结合,即外皮老而有嚼劲,内部肉质嫩而滑。近几年的咸水鸭,统统出现了外嫩里也嫩的现象,似乎失去了原来的口感与味道。看着自己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咸水鸭饭店的老板们都很着急,他们反思了自己的配方与烹饪过程,并未发现有任何的技术缺失或偷工减料的地方。基于此种情况,饭店老板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定是鸭子原材料出了问题。他们“怒气冲冲”的找到养鸭老板,非要问出个子午卯酉,养鸭老板也很无奈,只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原来以前的咸水鸭都是在海水里放养的,可是随着鸭子数量的供不应求,养鸭老板只能围海圈地大搞人工养殖,并投放各种人工饲料。按道理来说,饲料的营养应该非常丰富,不可能逊色于鸭子自己寻觅的食物,至于鸭子的味道为何会改变?他也不知道原因。鸭子还是要买,生意也要照做,不弄清鸭子“变味儿”的原因,饭店老板们肯定会赔个底朝天。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饭店老板们通过商议后,决定共同出资请一位农业专家,调查事情的真相。农业专家在得知咸水鸭“变味儿”的始末后,决定亲自前往海口寻找蛛丝马迹。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农业专家还真的发现了其中的猫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农业专家揭开了真相。原来人工饲料中的营养并非不丰富,可是却缺少了一种特殊的食材饲料,这便是海中一团团的“淤泥”。别看它们只是淤泥,其实内部还真有宝贝,因为淤泥中藏着一种叫做“布丁螺”的生物。“布丁螺”是浅海中的一种螺类生物,主要以海藻和浮游生物为食,喜欢聚在一起隐匿于淤泥中,而它们正是鸭子最喜欢的美食。“布丁螺”肉质鲜嫩且富含各类微量元素,更重要是它的壳,这可是最优的钙质,丰富的钙质不仅能让鸭子长得又肥又壮,烹饪起来才会有“外老里嫩”的紧致口感。咸水鸭“变味儿”之谜被揭开后,鸭子饭店的老板们集体要求养鸭老板,必须要用布丁螺喂养鸭子,否则的话就会拒绝收购其送来的鸭子。养鸭老板为了复现盐水鸭绝佳的口味,开始大量收购淤泥里布丁螺,以此来喂养自己圈养的鸭子。从此之后,海口的鸭子又重新回归了原来的味道,鸭子饭店的生意也逐渐火爆了起来。由此看来,无论是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发展。如今海口咸水鸭又成为了当地特色招牌,不仅如此,它还带动了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这便是养殖打捞布丁螺……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koushizx.com/hksjt/32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