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海南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海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海口市年秋季小学初中招生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做好我校年小升初指标到校生推荐工作,杜绝不正之风,实行阳光操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竞争、择优,把优秀毕业生推荐到各优质初中学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小升初指标到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潘华莉(校长)
副组长:陈宝、毛月娟、苏页、陈云霞
成员:施明远、黄东华、吴琦俐、陈青、陈军
(二)小升初指标到校工作(班级推荐)小组
组长:各班主任
成员:语数英及体育科任教师
(三)小升初指标到校工作监督小组
组长:陈云霞(学校工会主席)
成员:万小萍(蹲点领导)陈青(蹲点领导)
李莲(年级长)、王翅兰(年级长)
家长代表(3名)
二、年我校小升初指标到校生分配表
海南中学
(省属中学)
国兴中学
(省属中学)
海南侨中
海口一中
实验中学
琼山中学
海口九中
义龙中学
合计
10
2
20
22
12
2
30
54
三、推荐条件(以下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一)海口市学籍的年小学应届毕业生,其中推荐海南侨中、海口一中、实验中学、琼山中学的应届毕业生须为海口市户籍,其他不限。
(二)参照《海口市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册》评价体系的内容,推荐的小学毕业生必须是小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为优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届优秀毕业生。
(三)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独立生活能力。
四、推荐生操作流程。
①宣传报名—②班级推荐小组遴选—③班级推荐小组审核—④学校领导小组复核—⑤公示评审结果—⑥公开推荐、名单公示—⑦报送名单。
(一)宣传报名(6月2日-6日)
1.宣传:6月2日向家长及学生公示本方案。
2.报名:6月3—6日(逾期不受理)。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及各初中学校指标到校名额分配情况,向学校提交报名申请表(附件1),(报名时“申报学校”一栏中的“学校名称”先不填写,待“公开推荐”后方可填写,但须先在“学生签名、家长签名”处签名)。将该表(一式两份)及相关推荐佐证材料(一式两份)提交给班主任。佐证材料按照“综合素质量化评分表”(附件2)中的内容提供(一式两份)。
(二)班级推荐小组遴选、审核(6月7-8日)
以班主任为组长,相关任课教师为成员组成班级推荐、审核工作小组,按照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要求,对报名申请的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评分,并审核相关材料。将量化结果在班级公示接受监督,并上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
(三)学校领导小组复核、公示(6月9-13日)
学校小升初指标到校推荐领导小组对推荐学生名单及相关材料进行复核,最终确定符合推荐条件的人选名单,并进行公示。
(四)公开推荐(6月14日)
学校召开家长公开推荐会,根据综合素质量化评分排名由高分到低分排列进行公开推荐(排名靠前者优先选择入学意向,如有自动放弃选择权者,则由下一名继续选择,以此类推,直至各初中学校指标额满为止)。在推荐过程中,若量化评分结果分值相等,则以11次考试总成绩排名靠前者优先推荐,如成绩排名依然相同,则参看最后一次考试总成绩,总成绩高者优先推荐,以此类推。成绩参考依据:五年级上学期(段考、期末考);五年级下学期(段考、期末考);六年级上学期(月考1、月考2、月考3、期末考);六年级下学期(月考1、月考2、校模拟考)。
(五)名单公示(6月14-19日)
推荐人选在学校张榜公示五天,接受监督。
(六)报送名单。(6月20日)
公示期结束后,校长签署推荐意见。学校将指标到校推荐人选名单及相关推荐材料上报区招生办。
五、推荐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素质发展评价、获奖情况、学校特色项目、荣誉称号”等四项内容,每个项目赋以相应的分值,通过累计学生四项评价指标的得分,统计出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分值。
(附件2:“年海口市小升初指标到校推荐生综合素质量化评分表”)
六、招生工作纪律
严格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既定的推荐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确保年小升初指标到校生推荐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及家长、学生、社会、新闻媒体的监督。严肃纪律,对弄虚作假的学生,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工作人员,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纪检监察部门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学校咨询和投诉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
年5月27日
附件1
年海口市小升初指标到校生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毕业学校
全国学籍号
申报
学校
学校名称:
学生签名:年月日
家长签名:年月日
班级
意见
班主任签名:年月日
推荐
学校
意见
同意推荐同学为(学校)指标到校生。
学校(盖章)校长签名:年月日
接收
学校
意见
招生办(盖章)年月日
注:1.本表一式两份,相关材料附后。
2.申报学校:指该生推荐就读的学校。
附件2
年海口市小升初指标到校推荐生综合素质量化评分表
学生姓名:班级:
项目
评价内容及分值
学校
评分
素质发展
六年级体质达标测试(优3分,良2分,及格1分)
(四-六年级)综合素质操行评定(以每学年第二学期为准,每次1分)
(五、六年级)根据五年级上下学期段考、期末考成绩;六年级上学期月考1、月考2(段考)、月考3、期末成绩,六年级下期月考1、月考2(段考)、校模拟考成绩,共11次成绩排名分别计分。(1-15名每次10分;16-30名每次8分;31-50名每次6分;51-80名每次5分;81-名每次4分;-名每次3分;-名每次2分;-名每次1分;名以外不计分。)
获奖情况(四至六年级)
由各级教育部门、教研单位或学校颁发的奖项。集体奖项,个人可获50﹪分值。同一奖项不同级别不累计加分,以最高一次奖项为准,各级(类)获奖累计得分不得超过2分。(以证书为准)
国家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分)
省级(一等奖1.5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8分)
市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0.8分,三等奖0.5分)
区级(一等奖0.8分,二等奖0.5分,三等奖0.3分)
校级(一等奖0.5分,二等奖0.3分,三等奖0.2分)
学校特色项目(四至六年级)
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实际情况确定项目(以证书为准)。
在大队委、升护旗手、广播员等项目工作中任期满1年或以上者,一律计得0.2分(各项目不累计加分)。
荣誉称号(四至六年级)
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颁发的荣誉。同一项目不累计分数,以最高一次荣誉为准计分。各级(类)称号累计得分不得超过3分。(以证书为准)
国家级(3分)
省级(2分)
市级(1.5分)
区级(1分)
校级(0.5分)
合计
注:1.该表一式两份;2.佐证材料一式两份。
学校指标到校工作小组签名
组长(班主任):
成员(科任教师):
学校指标到校领导小组签名
组长:
副组长: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白癜风初期